駐馬店:金融助農 護航顆粒歸倉
摘要:與馮俊喜一樣,汝南縣綠葉面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國理也嘗到了“產業(yè)貸”的甜頭。每年麥收,汝南縣的農機手們都會向全國進發(fā),足跡遍布20多個省市,他們也被稱為“天中麥客”,帶動全縣年服務收入超20億元。農機手年均收入10萬元到25萬元,收割機產業(yè)早已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
金融助農 護航顆粒歸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瑋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多l(xiāng)村全面振興規(guī)劃(2024—2027年)》提出,完善金融服務,健全大中型銀行服務“三農”工作機制,強化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
近日,記者走進被譽為“中原糧倉”的駐馬店市,看金融活水如何護航小麥顆粒歸倉。
錢等糧,讓小麥收購更有底氣
“今年小麥的品相好得很,這地里才剛開鐮三天,就收了150多萬斤小麥了。”看著眼前的數據,汝南縣老君廟鎮(zhèn)愛田糧油收購門市部的負責人馮俊喜心里樂開了花。盡管從事收購多年,老馮還是有些意外。
“大家不用急,一個一個排好隊。”見到馮俊喜時,他正招呼著運糧車稱重。
為何收購如此順利?馮俊喜坦言,這得益于郵儲銀行授信300萬元的“產業(yè)貸”。
“手機操作真方便,還是純信用貸,隨借隨還、循環(huán)使用,非常適合我這樣的糧食收購戶。”馮俊喜說。
與馮俊喜一樣,汝南縣綠葉面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國理也嘗到了“產業(yè)貸”的甜頭。
“昨天已經收了200多家的小麥,目前正在擴建倉庫、引進自動化設備,一個電話銀行工作人員就上門服務。”葉國理說。
兩人口中的“產業(yè)貸”是郵儲銀行駐馬店市分行開展的金融助農措施。“三夏”期間,該行積極組織人員走進田間地頭,通過金融支持、助農惠農等措施,解決農戶、小麥收儲及加工企業(yè)的各類金融需求。
促增收,讓“天中麥客”走向全國
走進老君廟鎮(zhèn)老君廟社區(qū),只見麥田里,零星的收割機在進行最后的作業(yè)。
“我們的農機手大部分都去外地收麥了。”老君廟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李新亞介紹,老君廟鎮(zhèn)是全國收割機最多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每年有幾個月時間,當地農機手都在各地奔波。
這是汝南縣農機產業(yè)火爆的縮影:年均組織3萬多名農機手、1.2萬臺收割機跨區(qū)作業(yè),規(guī)模居全國前列。
從年銷售額不足200萬元,到年銷售農機設備800余臺、年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汝南縣建國農業(yè)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建國是當地農機產業(yè)的受益者。
“多虧了銀行的及時貸款,我們才能不斷發(fā)展壯大。”胡建國表示,郵儲銀行不僅為農機企業(yè)提供信貸服務,個體農機手也能辦理純信用貸購買設備。
“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優(yōu)先處理‘三夏’相關貸款申請,確保資金及時到位。”郵儲銀行駐馬店市分行負責人表示。
農機在手,不愁吃穿。每年麥收,汝南縣的農機手們都會向全國進發(fā),足跡遍布20多個省市,他們也被稱為“天中麥客”,帶動全縣年服務收入超20億元。農機手年均收入10萬元到25萬元,收割機產業(yè)早已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
(轉自2025年6月10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