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橋 ——觀《金剛川》有感
文/劉文琦
提到橋,我們想到的多是書畫作品詩情畫意的情景:從“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中,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城市蘇州之美,從“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又仿佛看到詩人孤零零地站在昔日繁華的洛陽橋邊遐想感傷。然而,提到橋,我想到的則是近日看到的電影《金剛川》中的橋,一座志愿軍戰(zhàn)士們用血肉之軀守護的生命之橋。
《金剛川》是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戰(zhàn)爭電影,片名指的是一條河流,位于朝鮮金剛山下?!督饎偞ā返墓适拢桶l(fā)生在金剛山的金剛川上。原本,金剛川上沒用橋。中國志愿軍的工兵建了一座木橋,用于運輸作戰(zhàn)物資。整部電影的故事著眼點非常小,就是中國軍隊要修橋、護橋,美軍則要千方百計地破壞橋。
當我看到這部影片,忍不住熱淚盈眶。盡管那時中國志愿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后于美軍,但是他們毫不畏懼,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奔流的金剛川深4米、最寬處達60米,跨越于湍流河面的這座橋,是志愿軍的生命線。美軍轟炸機和偵察機不間斷地侵襲,志愿軍搭建的大橋一次次被拆毀,然而,志愿軍一次又一次重建,連敵軍都忍不住感嘆:究竟是什么支撐著這些戰(zhàn)士不顧自身安危、用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我從影片中的人物張飛、關班長、高福來、劉浩、閆瑞這些來自祖國五湖四海的志愿軍戰(zhàn)士身上尋找到了答案,他們?yōu)榱送粋€目標而來,這個目標就是“保家衛(wèi)國”。
電影中,那座永遠炸不毀的、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橋,象征著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血性。正如影評人解讀: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座人橋不僅是當年戰(zhàn)場上的一座英雄豐碑,更是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傳承與延伸的中國精神的縮影。
時光褪去,英雄仍在,精神永存。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會更加堅定和自信。
2020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在新冠疫情發(fā)生后,醫(yī)務工作者們也像影片《金剛川》中的主人公一樣,勇敢地在自己的“戰(zhàn)場”分秒必爭,架起生命之橋,冒著被傳染的危險,放下對家庭的牽掛,收起眼淚和脆弱,用行動作答。
經歷無數磨難的中國人,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維護世界和平、奮發(fā)圖強的決心從未改變。吾輩當自強,珍惜今天的大好時光,傳承電影中體現(xiàn)的這種中國精神,積極投身家鄉(xiāng)的建設,除了奮斗,別無選擇!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