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吃柿子又“惹禍” ,醫(yī)生胃鏡下巧取大柿石
摘要: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鞣酸,如果空腹食用柿子,就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夠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在胃中沉積,形成胃柿石,最小的胃柿結石初期如杏子核一般,但是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李沐佳 李大威)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為一位65歲“胃柿石并胃潰瘍”患者取出了胃中“雞蛋”大小的柿石,解決了患者的病痛。
據了解,65歲的患者王女士,以“上腹部脹痛半月”為主訴于當地醫(yī)院做過2次胃鏡,被診斷為“胃柿石胃潰瘍”。原來,王女士在多次空腹食用柿子后,又同時食用紅薯,由于紅薯含有較多的淀粉,食用后會在胃里形成大量胃酸,而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和果膠,胃酸和鞣酸、果膠會產生凝聚效果,形成難以溶性的胃柿結石。因柿石過大,當地醫(yī)院條件有限,王女士來到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通過會診評估,李大威醫(yī)生建議患者通過胃鏡進行取石。在進行了完備的術前檢查后,消化內科主治醫(yī)師李大威在護士張令、麻醉醫(yī)師王鵬程的協(xié)助下為患者施行了“無痛胃鏡下胃柿石碎石及取石術”。胃鏡進入胃腔后,可見一塊約4.0cm×4.5cm大小的黃色可移動柿石,并伴有潰瘍。此時確診為:胃柿石、胃潰瘍。
李大威醫(yī)師在嘗試使用圈套器將其套住取出時發(fā)現(xiàn),由于柿石過大,無法通過賁門取出。遂用碎石網籃分次分割柿石,化整為零,應用網兜分次取出。歷時50分鐘后,患者胃內柿石被全部取出?;颊卟贿m癥狀也得到緩解。
“還是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醫(yī)生的技術好,手術取這么大的石頭,不用住院就解決了問題。”王女士在術后回訪時說。
消化內科主任唐建榮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柿子最好不要空腹吃,不宜和高濃度奶、紅薯等同時食用。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鞣酸,如果空腹食用柿子,就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夠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在胃中沉積,形成胃柿石,最小的胃柿結石初期如杏子核一般,但是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胃柿石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與胃石的大小、形態(tài)、性質及對人體消化、運動功能影響程度等因素有關。患者可能無任何癥狀,也可能有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口臭、惡心、嘔吐或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等癥狀。由于柿石對局部胃黏膜可造成的刺激和損傷,常并發(fā)胃潰瘍、胃黏膜糜爛、幽門梗阻、腸梗阻,偶有出現(xiàn)消化道穿孔及腹膜炎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高度重視,吃完柿子后如有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