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乱码国产密殿AV_亚洲日韩精品成人AV观看_日本东京在线亚洲天堂_99精品高清一级毛片_中文日产无乱码成人AV在线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歷史 人物

紅色天中‖確山女英烈 華年身赴死

2023-02-08 16:02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王曉晶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1981年確山縣人民政府編印的《河南省確山縣革命烈士英名錄》記載了822名英烈的姓名和簡介,其中女烈士有4名:熊香、陳麗耕、馬慶華、趙海靜。確山縣檔案館留存有一本確山縣婦女聯(lián)合會1983年9月編印的小冊子——《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竹溝婦女》,也記載了這4位女烈士的事跡。4位女烈士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只有19歲,她們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了理想和信仰付出了寶貴生命的眾多女性的一部分。2023年2月,確山縣紅色文化傳播志愿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先后來到4位女烈士的家鄉(xiāng),尋訪她們的紅色印跡,追尋生命在花樣年華里終結、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4位女性的人生歷程。

熊香,確山縣竹溝鎮(zhèn)西李樓村人。出生于1920年,1939年11月犧牲于“竹溝慘案”中,時年19歲。

尋訪竹溝鎮(zhèn)西李樓村。

西李樓村位于竹溝鎮(zhèn)東部,距竹溝集僅七八里,村里至今流傳著當年村里的青壯年追隨“王老漢”(即王國華)參加竹溝暴動的故事。革命戰(zhàn)爭年代,紅色竹溝的革命熱潮影響廣泛,來自遠方的青年學生和附近的青年農民紛紛奔赴竹溝參加革命。熊香雖然沒有上過學,但貧困生活的磨煉使她對革命有迫切的要求和向往。1939年初,她去竹溝集找到民運股報名參加了新四軍。組織上分配她在留守處衛(wèi)生所當衛(wèi)生員。熊香是個聰明、勤快的農村姑娘,她勤學好問,工作主動熱情,在黨的培養(yǎng)下進步很快,深得同志們和傷病員的喜愛和好評。幾個月后,熊香與衛(wèi)生所的鐘毓(解放后曾在國家衛(wèi)生部工作)由相識到相愛,就要準備結婚的時候,“竹溝慘案”發(fā)生了。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頑固派陰謀策劃已久的武裝進攻竹溝開始了,他們選擇中共中央中原局將抗日部隊分批東征、竹溝留守處兵力大為減少之際,發(fā)動了圍攻。經過激戰(zhàn),河南省委決定于12日夜從西寨門向竹溝西南桐柏縣龍窩村突圍。13日晨,天剛蒙蒙亮,熊香帶著病和同志們一起突圍。他們從西寨門沖出去向南往山里轉移。這時,西寨門外圍駐滿了敵人的隊伍,密集的子彈呼嘯著,戰(zhàn)斗十分激烈。在急行軍中,熊香騎的牲口失足掉進寨南段莊村頭的橋下,溝深流急,天色昏暗,熊香未能跟上隊伍,被敵人殘忍殺害。

尋訪竹溝西寨門舊址。

竹溝革命紀念館展出的竹溝寨原貌圖(左側為竹溝寨)。

在竹溝鎮(zhèn)竹溝村,村東自北流向南的大沙河與流經村西的一條小河在村南交匯。兩河交匯處西畔,有一塊確山縣政府、竹溝革命紀念館2011年立的“鄧一非、熊香烈士犧牲地”紀念碑。1939年11月,19歲的熊香就犧牲在這里。大沙河水依舊從北流向南,當年熊香等革命志士突圍的竹溝寨和西寨門已不復存在?,F(xiàn)年70歲的竹溝村村民劉俊保家就住在村西小河邊,這條小河還是當年竹溝西寨門外的護城河。劉俊保在延安街西頭給志愿者一行比劃著西寨門的大致位置,說他小時候曾在東西寨門上玩耍。他還記得竹溝寨東西兩個寨門是大門,南北寨門是生產用小門,四周的土寨墻有一人多高,后來寨門和寨墻都拆了。他帶著志愿者一行來到村南,指著一段約有五、六步寬的菜地介紹說,這就是當年竹溝寨南寨墻殘留下來的墻基。劉俊保聽說當年“竹溝突圍”時,西寨門外和南寨墻外西南方向附近一個小橋上(鄧一非、熊香烈士犧牲地紀念碑附近)犧牲的人最多。

尋訪烈士熊香的弟媳(左四)。

在竹溝鎮(zhèn)西李樓村,志愿者一行見到了熊香的弟媳,年近80歲的李愛華。李愛華介紹,她聽已故的丈夫說起過姐姐熊香的事情。當年熊香犧牲后,因家貧置辦不起棺材,父親就用舊席把熊香的尸體卷起埋了,又因敵人太兇殘,不敢給熊香墓前立碑。時間久了,竟記不起熊香葬在了何地,至今一家人都說不清熊香的墓在哪里。每年清明節(jié)的時候,他們都到熊香犧牲的地方祭奠。

熊香犧牲地紀念碑。

女烈士陳麗耕也是在“竹溝慘案”中犧牲的。陳麗耕,河南確山縣順河鄉(xiāng)劉竹園大隊曹莊(現(xiàn)駐馬店市驛城區(qū)順河街道劉竹園社區(qū)曹莊村)人。出生于1918年6月,犧牲于1939年11月,時年21歲。陳麗耕參加革命之前在遂平縣界牌街上學,父親去世早,兄妹二人生活很艱難??箲?zhàn)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活動在中原大地蓬勃發(fā)展,剛剛創(chuàng)建的竹溝革命根據地已經有了較大影響,陳麗耕就讀的學校同樣匯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我黨地下黨員吳則芳根據黨的指示,動員并組織進步學生、青年投奔革命,參加抗日。1938年1月,陳麗耕在吳則芳的引導下,離開家鄉(xiāng),來到竹溝,參加了我黨領導下的抗日隊伍。當時順河處在駐馬店、遂平交界處,白色恐怖嚴重。陳麗耕走時,以到外地上學作掩護,此后一直未與家里聯(lián)系,直到犧牲再也沒有見過家人。

尋訪陳麗耕侄女陳錦華(左三)。

1938年初的竹溝革命根據地正處創(chuàng)建發(fā)展初期,陳麗耕來到竹溝,組織上安排她到衛(wèi)生所當護士。陳麗耕高高興興地參加了醫(yī)護工作,她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細心護理傷病員,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工作,為抗日貢獻力量。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頑固派制造了震驚全國的“竹溝慘案”,在突圍路上,陳麗耕等女同志和小孩因天黑路滑掉隊遇害。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qū)順河街道劉竹園社區(qū)曹莊村,志愿者一行見到了陳麗耕的侄女,現(xiàn)年81歲的陳錦華。陳錦華介紹,父親和姑姑原來住在遂平關王廟界牌附近,爺爺、奶奶去世早,父親和母親把姑姑陳麗耕拉扯大。后來在界牌上學的陳麗耕離開學校,到竹溝參加革命,當時家里人不敢對人說陳麗耕去了竹溝,有人問起只說到外地上學去了。陳麗耕離開后再也沒有音訊,再有消息便是解放后傳來的她犧牲的消息。幾十年前,陳錦華曾到確山民政局申領烈士家屬撫恤金,當時民政局工作人員都說陳麗耕是為了保護傷員犧牲在了竹溝。1997年前后,陳錦華的大兒子王新啟去竹溝找過陳麗耕的墓,但沒有找到。

同樣一走即是永別的還有烈士馬慶華。馬慶華,女,確山縣雙河鎮(zhèn)張店村北張莊人,出生于1922年,犧牲于1942年5月,時年20歲。

尋訪馬慶華的侄子馬紹禮(右二)。

雙河鎮(zhèn)張店村在大革命時期就是我黨的一個重要活動地區(qū),群眾基礎較好。1939年馬慶華剛剛17歲,正在張店淮濱學校上學,當時的校長朱群是我黨地下黨員??箲?zhàn)爆發(fā)后,張店集和學校里的抗日救亡氣氛濃厚。國民黨106師特務大隊進駐張店,馬慶華與其他幾位同學一起參加了這支隊伍的宣傳隊。宣傳隊有一、二十人,負責人張玉哲公開職務是師部上尉參議,實際上是我黨地下黨員。他們在張店集及附近村莊搞募捐,演街頭劇,唱救亡歌曲。如小話劇《東北一角》表現(xiàn)了亡國奴的悲慘命運,激起了農民群眾的深切同情和共鳴。不久,特務大隊北上渡過黃河進入太行山區(qū),其駐地已接近我黨領導下的太行山革命根據地。馬慶華她們本來就是要利用106師尋找自己隊伍,一來到太行山區(qū),就通過黨組織與太行山抗大分校聯(lián)系。馬慶華,還有郝啟峰、李宏英、計玉真等同志一起離開106師,投奔山西陵川的我軍抗大分校。在自己的隊伍里,她們的抗日熱情得到了最大發(fā)揮,更加堅定了抗日必勝的信心。學習結束后,馬慶華分配在八路軍總部醫(yī)務部門任司藥(排級)。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大掃蕩,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馬慶華在一次激烈的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張店村北張莊,志愿者一行見到了馬慶華的侄子、現(xiàn)年75歲的馬紹禮。馬紹禮回憶,他曾聽奶奶說起過姑姑馬慶華的事情。當年還在學校上學的17歲的姑姑馬慶華和12個同學一起,隨國民黨的宣傳隊過黃河,過黃河后就加入了共產黨的隊伍。姑姑這一走再無音訊。他取出珍藏的馬慶華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復印件說,姑姑犧牲的消息是解放后才知道的。這么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姑姑犧牲在了何地、葬在了何處。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給他說起這些事,“不斷地說”。

趙海靜烈士,女,河南省確山縣任店鎮(zhèn)曹莊村趙莊人。1923年生,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犧牲于河南省商水縣,時年25歲。

尋訪趙海靜的弟弟(左二、左三)。

趙海靜幼年上學,在其叔叔趙進先(中共黨員)的影響教育下,15歲時就同其堂姐趙海淑(又名趙溟,原海軍總醫(yī)院副院長)一起,協(xié)助叔叔在家鄉(xiāng)組織農民武裝、宣傳抗日、教婦女識字。1938年春,趙進先又把她們姐妹及弟弟趙海濱(也是烈士)送到竹溝,參加了彭雪楓舉辦的軍政教導大隊。學習結束后組織上分配她們仍回本地做地下工作。不久又派趙海靜到確山縣城,參加了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救亡服務團”,繼續(xù)搞宣傳抗日、募捐工作。1939年6月,趙海靜隨趙進先率領的“確山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南下,在豫鄂邊區(qū)黨校學習后,又分配到湖北云夢縣工作,曾任胡金店分區(qū)區(qū)委書記。趙海靜工作潑辣大膽,1946年至1948年,任豫南地區(qū)工作大隊長,宣傳黨的土改政策,發(fā)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和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后遭當地地主武裝和國民黨十一師的抓捕。危急時刻,懷著身孕行動不便的趙海靜命令隨行人員立即突圍,自己留下來吸引敵人火力做掩護。被捕后的趙海靜不向敵人屈服,高呼“永不叛黨”,壯烈犧牲。

趙海靜出生地。

2022年3月,確山縣紅色文化傳播志愿服務隊曾到確山縣任店鎮(zhèn)曹莊村趙莊村民組,尋訪趙進先、趙海靜、趙海濱叔侄烈士的事跡。趙海靜的弟弟趙國富告訴志愿者,他沒有見過姐姐趙海靜,但一直珍藏著姐姐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證明書。趙莊村的一處院落是趙海靜的出生地,當年,趙海靜在這里出生、成長,在附近小學校上學,直至后來,在叔叔趙進先的影響和帶領下,與堂姐趙海淑、堂弟趙海濱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中共確山縣委宣傳部 馬勤功 張紅)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