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碼所困”“不敢觸網” 老年人開始跨越“智能鴻溝”
摘要:家住市區(qū)文化路西段一小區(qū)的陳老太是獨居老人,自7月疫情發(fā)生以來,生活方式的突然轉變讓老人有些措手不及,疫情防控與老年群體“智能鴻溝”矛盾凸顯。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麗)“現在年輕人都是用手機購物,被隔離的這些天,要不是樓下小李和小區(qū)志愿者幫我代買新鮮蔬菜,我就只能吃冰箱里的剩菜了。”家住市區(qū)文化路西段一小區(qū)的陳老太是獨居老人,自7月疫情發(fā)生以來,生活方式的突然轉變讓老人有些措手不及,疫情防控與老年群體“智能鴻溝”矛盾凸顯。
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疫情之下,老年生活“為碼所困”的事情時有發(fā)生。7月疫情發(fā)生期間,我市實行臨時管控,放大了人們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有了各種團購App和微信群,年輕人尚且可以應付,卻難倒了很多老年人。76歲的張大爺告訴記者,疫情一輪一輪來襲,出行要求的二維碼越來越多,自己也越來越不敢出門。
記者了解到,進入后疫情時代 的 今天,出門掃健康碼、行程碼成為人們出入公共場所的常規(guī)操作。日常生活中用到手機的地方更是無處不在。盡管微信與智能機在老年群體中加速普及,但由于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一部分銀發(fā)族對智能手機的使用仍然有限。
“ 每次去醫(yī)院看病,首先得戴好口罩,還得掃好幾個碼才能進入,少一個都不讓進?,F在如果不是孩子陪著,我都不敢去醫(yī)院。”今年72歲的趙阿姨告訴記者,以前認為有了手機會讓生活更加方便,但現在看來并非如此。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她現在出門仿佛成了“文盲”,啥都不會。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這樣的老年人不在少數,網約車、網上掛號、在線繳費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操作,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都是難題,“為碼所困”“不敢觸網”成了當下大多數老年人面對智能產品的現狀。
記者采訪中,部分老年人表示已經在慢慢學習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以便適應疫情形勢下“有碼”才能通行的現狀。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