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研究發(fā)現與兒童新冠重癥相關蛋白質
摘要: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發(fā)現這些與兒童新冠重癥相關的特定蛋白質,有助于了解兒童新冠重癥的病理過程、開發(fā)早期診療工具和藥物靶點等,以改善兒童重癥患者的預后。
新華社悉尼5月5日電(記者郝亞琳 劉詩月)澳大利亞一個研究團隊近日發(fā)布公報說,他們通過對兒童新冠重癥患者血液樣本的分析,發(fā)現了分別與兩種常見的新冠感染嚴重綜合征相關的一些特定蛋白質。新研究揭示了新冠感染導致的嚴重病癥給兒童的凝血和免疫通路帶來的影響,將有助于研發(fā)診療手段和靶向藥物等。
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墨爾本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從法國內克爾兒童醫(yī)院獲取33名兒童新冠重癥患者的血液樣本,并與20名健康兒童的血液樣本進行對比分析。這33名兒童新冠重癥患者患有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這是兒童重癥患者中常見的兩種綜合征,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可能導致心臟、大腦等全身不同器官出現炎癥,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嚴重肺部疾病。
該團隊運用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在兒童新冠重癥患者血液樣本中分別找到85種與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相關蛋白質,以及52種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相關蛋白質。與健康兒童相比,兒童新冠重癥患者血液樣本中所含這些蛋白質的水平顯著增多或減少。
相關論文已發(fā)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研究員康納·麥卡弗蒂在公報中說,大多數兒童感染新冠后的癥狀相對較輕,但仍有兒童在感染后發(fā)展為重癥。這項研究揭示了新冠感染導致的嚴重病癥給兒童的凝血及免疫系統(tǒng)內與蛋白質相關通路所帶來的特定影響。
數據顯示,約1.7%的兒童新冠住院患者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兒童感染新冠導致的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臨床癥狀與川崎病、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等疾病類似,均有可能出現發(fā)熱、腹痛、嘔吐、皮疹、結膜炎等,這為快速確診帶來困難。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發(fā)現這些與兒童新冠重癥相關的特定蛋白質,有助于了解兒童新冠重癥的病理過程、開發(fā)早期診療工具和藥物靶點等,以改善兒童重癥患者的預后。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