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浙江龍泉:千年青瓷的堅守與復興(圖)
摘要: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準備燒制即將完工的酒瓶。劉冉陽 攝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對定制小酒瓶進行染色。張茵 攝中新網龍泉10月25日電 (記者 陳啟任張茵劉冉陽)浙江龍泉青瓷的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準備燒制即將完工的酒瓶。劉冉陽 攝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對定制小酒瓶進行染色。張茵 攝
中新網龍泉10月25日電 (記者 陳啟任張茵劉冉陽)浙江龍泉青瓷的燒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達到鼎盛,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生產規(guī)模和外銷范圍最大的青瓷歷史名窯之一。
圖為:架上擺滿了準備上漿的酒瓶。劉冉陽 攝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搬運半成品茶杯準備下一步作業(yè)。劉冉陽 攝
記者近日探訪龍泉多處青瓷窯坊看到,經過60年的恢復發(fā)展,浙江龍泉青瓷產業(yè)實現(xiàn)復興,步入全新的繁榮期。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給酒瓶上漿。劉冉陽 攝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包裝定制酒瓶。張茵 攝
龍泉市上垟鎮(zhèn)是當?shù)刂饕纳a基地。在上垟鎮(zhèn)曾芹記古窯坊內,浙江省老字號“曾芹記”第七代傳人曾世平,今年47歲的他自少年時期繼承祖輩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數(shù)十年來沿襲古法,堅守祖業(yè)。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制作酒瓶瓶蓋。張茵 攝
圖為: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對酒瓶進行歸納。張茵 攝
曾世平介紹,曾家的龍窯已經燒了170多年了,全長30余米,以柴火為燃料。與現(xiàn)代的天然氣窯相比,龍窯生產能力不高,液化氣窯只需要數(shù)個小時即可燒成的瓷器,它往往要燒上數(shù)天,且成品率低下,每次只能燒制一兩千件瓷器。(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