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的思索
摘要: □ 陳洪彥 天氣一天比一天涼,涼中透著冷氣。秋已過盡,冬已到來,但畢竟還沒下雪,又還是落葉時節(jié),心里總愿當作晚秋來看。此景此情,難免生出一些感覺與感
□ 陳洪彥
天氣一天比一天涼,涼中透著冷氣。秋已過盡,冬已到來,但畢竟還沒下雪,又還是落葉時節(jié),心里總愿當作晚秋來看。此景此情,難免生出一些感覺與感慨。
一場風雨剛剛過去,太陽冷艷地打量著世界,地上好像在舉行一場落葉的會展?;鸺t的楓葉,燃燒著、燃燒著,火苗被雨水澆滅,撲落在地,依然有暗火流紅。金黃的銀杏,盛裝出場,昨天還一身閃亮,轉(zhuǎn)眼便半樹凋零,散一地碎金。焦枯的梧桐,經(jīng)不起雨點的敲打,一場悲涼的樂曲還沒奏完,便紛紛謝幕,只有在人們的腳步里續(xù)寫尾聲了。褐色的楊葉,早在前兩場風雨的“掃蕩下”繳械投降。這最后的幾片,也帶著幾分眷戀、幾分無奈飄搖而下,很快被其它的葉片淹沒。柔弱的柳樹,這時反而顯出了堅韌,風韻猶存,只是裙擺綠中泛黃,但也已經(jīng)在風中越舞越瘦,早謝的幾片,也由原來活泛的眉眼,變得眼角眉梢都是愁了。城市的落葉已被早起的環(huán)衛(wèi)工打掃干凈,干凈得讓人惋惜。此時我漫步郊外,以置身物外的態(tài)度來欣賞這場落葉的盛會。有時看一片片色彩各異的葉子在空中飄飛如群蝶,它們凌亂中似乎又有一定的步法,仿佛聽著指揮或隨著舞曲在翩翩起舞。不然,姿態(tài)怎么會有如此的曼妙呢?有時目光又單單追蹤一片葉子的走向和歸宿。地球的引力使它向下,秋風的推力讓它向前,而它似乎又不肯屈就,倏忽就向上來幾個逆轉(zhuǎn),向后來幾個空翻。經(jīng)幾番盤旋,才停棲在自己情愿的地方。而地上已經(jīng)落葉成陣,顏色深深淺淺,排列疏疏密密,為季節(jié)增添了一些意境和意味,也給人遍地落葉遍地秋的感覺。腳步走上去,酥酥的、軟軟的,同時發(fā)出簌簌的聲響。這時,似乎自己也融入了落葉、融入了晚秋。抬頭看,有的樹木已葉片盡脫,只剩下崢嶸的枝干刺向天空;有的還孤零地懸掛著幾片黃葉,在陽光中閃閃發(fā)光,在風中獵獵作響。似乎是自己不屈的旗幟,但要不了幾天,也會黯然退場,回歸故里。
落葉,已落滿臺階鋪滿路的落葉,還有正在空中飄飛的落葉,總會觸動人的一些情緒。有人看到蔥綠的生命很快枯黃,便會傷秋、悲秋,甚至由物及人,由葉而己,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也有人看到生命短暫,美好不再,或悟出珍惜時光,早做努力,或想到人生無常,及時行樂。還有人看到葉落終要歸根,便生出無限鄉(xiāng)思,或者升華為泥土,滋養(yǎng)家鄉(xiāng),奉獻親人情懷。當然,看到落葉讀到秋,也有人會發(fā)出一些蒼涼中充滿高壯的聲音。比如,由金色的葉子而贊美生命的輝煌,由火紅的葉子而謳歌生命的不屈,由層林盡染、江天寥廓而贊嘆秋天“不是春光,勝似春光”。落葉是秋天的名片,是秋天的形象大使。所謂落葉知秋,就是面對落葉,很難讓人無動于衷,就像每一片落葉都不同一樣,人的感受也千差萬別。在佛家眼里,落葉不死,也許這只是一種生命的輪回,因此無須喜也無須悲;在道家眼里,道法自然,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青綠就有萎黃,有生發(fā)就有隕落,一切都自然而然,因此也無須大驚小怪;在儒家眼里,它發(fā)芽過、蔥綠過、金黃過,現(xiàn)在萎落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生命無悔了;在法家眼里,長江后浪推前浪,樹木新葉摧舊葉。一切都在變,一切都在改變。舊葉的飄落是為新葉讓路,舊生命的凋零是為新生命更好的誕生,因此值得慶幸和慶賀;在墨家眼里,該出手時就出手。葉子已經(jīng)風風火火闖過四季,現(xiàn)在為了他人、為了世界,需要飄落,就當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死不足懼。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一落葉,同一秋天,盡管各人的觀感不同,但卻各有道理,很難說誰對誰錯,孰優(yōu)孰劣。其實,就像春夏秋冬各為季節(jié),陰晴圓缺都是風景,風霜雨雪都是經(jīng)歷,喜怒哀樂均為感受,所以可以喜秋,可以悲秋,可以贊秋,也可以傷秋,但不要麻木一秋。生命是過程,就像落葉一樣,我們也終將凋零,當我們有一天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僅走過春夏賞過花,也同樣嘆過落葉品過秋,這也可以說是無愧自己、無悔人生了。
��慣6����$�x&��上放的一把鐵齒刷子一邊為牲口刷毛、撓癢,一邊輕輕地撫摸著牲口的鬃毛和皮毛,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密。因此,牲口都很聽他的話,鞭子響到哪個方向,馬兒就跑向哪邊。在大領叔的駕馭下,馬車行駛得很順利。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當我們卸了車上的貨,空車回到牲口屋門前準備給牲口卸套時,大領叔總是提醒我,別忘了給勞累一天的騾子馬痛痛快快地來回打幾個滾,抖動一下鬃毛,解除旅途的疲勞,放松一下受夾板擠壓所帶來的痛苦。然后再打一桶清水,讓牲口舒心地喝上一氣。
隊長為了增加集體收入,讓馬車經(jīng)常給水屯供銷社拉貨,我們有好幾次與水屯供銷社和石莊大隊熊莊、石洼生產(chǎn)隊的馬車組成一個車隊,到駐馬店鎮(zhèn)鐵路東的地區(qū)百貨公司第三倉庫拉貨,往新蔡縣、平輿縣、汝南縣送貨。幾掛馬車一出動,馬頭高仰,馬尾翅起,馬鈴“叮當”,馬蹄“噠噠”一邊奔跑,一邊打著響鼻, 不時發(fā)出“咴咴”的嘶鳴,馬車過去,路面上塵土飛揚,那場面就像出征的戰(zhàn)車一樣威武壯觀。幾個趕車的邊吆喝邊揮舞著各自的長鞭,在空中接連甩出不同的鞭花,“叭叭”脆響,震耳欲聾。騾子、馬兒跑得飛快,馬車行駛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趕車的坐在車轅左邊的車耳上,身體隨著馬車的顛簸有節(jié)奏地上下抖動,個個顯得神氣十足,吸引著路人駐足觀看。趕車的不甘寂寞,供銷社的高尿壺亮起了嗓子,唱起了革命樣板戲《沙家浜》選段:“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石洼生產(chǎn)隊的王大明瞇縫著雙眼,美滋滋地吹起口哨來,熊莊生產(chǎn)隊的熊雙喜粗聲沙氣地唱起了當時流行的電影《青松嶺》插曲:“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吔,叭叭地響哎……要問大車哪里去吔?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激揚的歌聲、哨聲伴著歡快的鞭花聲、馬蹄聲、馬叫聲、馬鈴聲,像交響樂一樣回蕩在綠色的田野上。
1982年春,俺生產(chǎn)隊實行了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集體財產(chǎn)都分給了農(nóng)戶。大領叔家分得了他趕多年的那掛馬車,為了不讓馬車閑置,他又跑到漯河市牲口行買了兩匹馬,趕起了屬于自家的馬車。兩年后,他看到左鄰右舍的農(nóng)戶都買了拖拉機,跑運輸、干農(nóng)活真省勁,他一咬牙,也買了一臺豐收牌拖拉機,這才不得不告別趕馬車的生涯。那掛馬車便如文物般被擱置了起來,供人觀賞。如今,大領叔仍忘不了當年趕車的情景,把鞭子一直掛在墻上。我問他為啥?他說:“只要看見鞭子,心里就得勁兒。”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