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委書記王兆軍真心真情感動訪民淚如雨下
摘要:一封感謝信尊敬的領導: 您們好! 我叫曾憲芳,女,現年59歲,是一名土產公司退休職工,是一個因拆遷上訪十幾年的訪民,家住平輿縣解放街東段100號。我之所以寫這封,是因為我們縣新上任一位新時代焦裕祿式的
一封感謝信
尊敬的領導:
您們好!
我叫曾憲芳,女,現年59歲,是一名土產公司退休職工,是一個因拆遷上訪十幾年的訪民,家住平輿縣解放街東段100號。我之所以寫這封,是因為我們縣新上任一位新時代焦裕祿式的王兆軍書記,他一心為百姓想,上任不久就解決了很多棘手的事情,讓百姓心里倍感溫暖,他以身作則帶領的好干部馬建華,手持雙拐下訪民情。真是我發(fā)至內心肺腑之言,是我一生中遇到最值得全國人民贊頌的二位好干部,更是每個黨員干部值得學習的好榜樣。為此,我要把這激動人心的事跡向上級反映,也讓領導為在中華大地上能有這樣關心民情黨的好干部而感到自豪。
在這里先讓我真切的叫一聲平輿縣新時代焦裕祿式的王兆軍書記,他真的是配的上這個稱呼!市電臺采訪時我說:“平輿縣出現了第二個焦裕祿。”他真的是在默默無聞為黨的事業(yè),為平輿縣98萬人嘔心瀝血的奉獻自己,他在平輿縣任縣長期間就留下百姓供認的清官真名,現在更是百姓的貼心人。他真的是把家事、國事、老百姓的事當成了大事。
王書記一上任書記就開始從貪污、腐敗、上訪這幾方面抓起,在百忙當中利用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親自接訪。先從2012年9月5日到2012年12月5日每次都接訪到凌晨,在接訪中王書記和我們訪民一樣吃方便面、喝白開水,這樣的場面能不讓訪民流淚嗎?多年的上訪路,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更不敢想象王書記會是這樣的真切的對待上訪群眾。
2012年 12月5日又是王書記大接訪,我妹曾東梅也于4日夜晚從北京返回反映她的拆遷問題。聽說有王書記這樣的清官,也想見見這位清官。就是這次見面才算真正得到安撫。因有急事需要返回,臨行想見下新任主任馬建華,馬主任打電話問我們在哪里,十分鐘趕到。就在馬主任沒來之前,我還擔心再來一個像馮心同那樣的貪心人吶!誰知下車的一瞬間,讓我驚呆了,來者竟是因摔傷不久、骨折未愈的手持雙拐的馬建華主任,我丈夫攙扶著馬主任很痛苦的跨過我的門框。我們當時淚如雨下,我真的說不出一句話來,我的心真的被這感人的行動暖化了,暗下決心,不管問題解決與否不再上訪,終為平輿縣土地上潤育出這樣的好干部而感到高興,有這樣的好干部下訪民情,還愁問題不能落實嗎?有這樣的好干部還有那么多上訪大軍進京嗎?比起上一任主任馮心同說:“你們上訪死北京我也開除不了工資的得意樣子,接防是我義務,開追悼會是我盡責,看病號不是我的任務。”截然不同的話讓人記憶憂心呀!我妹妹隨時回程,當時什么也沒說,返京之后把當時的情景簡單一述,可我萬萬沒想到王兆軍書記那么無微不至的關心我一個在別人眼里最難纏的“釘子戶”。12月14日又一次派馬主任帶病來到我的破碎小屋問寒問暖,走路一拐一拐的馬建華,艱難的跨進我的家門,再次送來王兆軍書記安民之心。我又痛哭一場,只有一個感激,他們走后我就心生意念,把這一感人事跡廣傳天下,以表我們對他們的感激之心。讓全天下人也替我和平輿縣的訪民說聲謝謝二位黨的好干部。
我不是夸張,更不是奉承,這是發(fā)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地區(qū)平輿縣大地上的真實事情。因是隨手而言,不妥之處,請諒解!
平輿縣土產公司退休職工:曾現芳
下有同樣感受者,自愿簽名:曾東梅、馬春香、代青梅、馮金芝、陳玉梅、張小紅、許小蘭等人
【回復結果】:
責任編輯:wind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